首页

叶s

时间:2025-05-25 02:10:18 作者:中国茶对外展现“新滋味” 浏览量:42658

5月21日,炒茶者展示传统炒制技艺。当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杭州开幕,各地茶商集中展示各式茶饮、茶具等,吸引民众参观。 王刚 摄

  中新网杭州5月23日电(王逸飞 吴君毅)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茶叶专业展,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下称茶博会)正在杭州举行,吸引全球数十个国家(地区)的参展商、采购商参加。茶博会上,风靡全球的中国茶通过诸多“新意”的展现,让全球茶人感受着其“新滋味”。

  “新滋味”体现在“新人”。茶博会开幕首日举办了浙江省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大赛除设置“巅峰组”外,还设置了年龄要求为35周岁以下的“新锐组”,有20位“90后”“00后”选手参加。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陆德彪介绍,这样的组别设置是为更好传承龙井炒制技艺、培养后备人才。“龙井茶品牌是文化品牌,守好品牌关键要培养年轻人。”

  18岁的韩欣怡是大赛中最年轻的选手,2022年起学习炒茶。在开放式的场地中,其凭借熟练的炒制手法吸引许多中外观众围观。“能与这么多前辈同场竞技有很多收获。”她说。

  年轻茶人的不断涌现,正为中国茶的传承发展带来新活力。以杭州的西湖龙井为例,去年,有356名新生代茶人参加该市组织的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集训,杭州全年新增西湖龙井茶高级炒茶技师19名、炒茶技师72名。

  “新滋味”体现在“新品”。

  在茶博会首设的“新茶食·新茶饮”主题展区,浙江一茶企展示了其茶啤产品。企业工作人员朱梦迪介绍,“这款茶啤是330毫升的,加入了茉莉花茶和安吉白茶。安吉白茶口感本身比较鲜爽,氨基酸含量较高,茶香和酒香相结合,可以让更多年轻人喜欢茶。”

  以茶叶提取物为核心成分、将茶多酚的抗氧化功效融入护肤与彩妆的茶化妆品,清幽茶香的车载香薰,安神助眠的茶香枕,用茶粉制作的各色茶饼干、茶月饼……茶博会期间,中国企业的一件件“新品”吸引着众多年轻人的目光。这种茶应用边界的不断拓展,也成为中国茶产业活力、茶消费潜力的体现。

5月21日,人形机器人为参观者送茶产品。当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杭州开幕,各地茶商集中展示各式茶饮、茶具等,吸引民众参观。 王刚 摄

  “新滋味”体现在“新技术”。

  “我们把它称作‘东方咖啡机’。”在一款智能抹茶机前,研发企业工作人员石士帅介绍,它可在1—2分钟内自动制作一杯抹茶、抹茶拿铁等,熟练的茶艺师制作同样一杯要花约5—7分钟。“我们希望通过把宋代点茶等茶文化与科技相融合,让消费者轻松品味到宋代的味道。”

  在茶博会现场还能看到端着茶盘展示茶点的人形机器人,用来运输茶叶鲜叶的机器狗等。当下,这些机器人正越来越多出现在中国各地的“茶场景”中。

  如不久前的春茶季,杭州余杭企业生产的机器狗就成为当地径山茶的“搬运工”,负责将茶农采摘的茶叶运至山下集散点。该机器狗单次可载重20千克,并以每秒1米的速度完成运输,让采茶工作效率提升3倍以上。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预计,2025年中国茶园面积将突破5300万亩,总产值约3300亿元,全产业链总体规模约1.13万亿元。如茶博会的主题——“茶和世界 共享发展”,充满“新滋味”的中国茶,有望为全球茶经济带来更多发展动能。(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柯文哲被裁定无保请回 自称两天“备受压迫、凌虐”

例如在太空中。太空中几乎没有重力,人们的骨骼会变得脆弱,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饿了,因为人们在没有重力的情况下无法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因此,零重力对人类来说并不友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在失重状态下“宕机”。事实上,有些东西反而变得更强大了。

大连海洋大学原副校长冯多被决定逮捕

2021年3月起,由连家后代委托,两岸研究机构及出版企业组织大陆、台湾的20余位学者,历时三年完成《台湾通史》白话文译注工作。今年2月7日,该书的其中一套繁体版本在台湾上市,连战夫妇携子女出席发表会;20天后,简体版本新书发布会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

京杭大运河首批新能源智能商品船在山东邹城下水

今天(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所所长唐旭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拱北海关见证:深层次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

武宿海关加强业务保障。成立跨境电商工作保障专班,从密切职能部门业务指导、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加强硬件设施保障、制定应急预案等方面做好业务保障工作。在“618”“双11”等电商大促及“9610”首单业务期间,该关实施“7×24小时”全方位通关服务,切实保障通关时效。

国家移民管理局:优化邮轮旅客边检查验手续 便利国际邮轮通关

双方要始终在合作中追求普惠共赢。中俄将更加积极寻找两国利益的汇合点,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彼此成就。中俄将继续以两国人民福祉为宗旨,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携手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培育带动全球发展进步的新动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